国产大陆精品久久3,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后四萬億”時代的動力謀變
[日期:2009-06-05]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遲誠   發(fā)表評論(0)打印



    去年年底推出的4萬億投資計劃被稱作是扭轉經濟下滑的短期重拳,而“后4萬億”時代,什么才是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中長期動力源泉?

    5月25日《國務院批轉發(fā)展改革委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意見的通知》部署了多項改革,內容涉及轉變政府職能、深化壟斷行業(yè)改革、資源品價格改革、民生領域改革和財稅體制改革等,大措施達13項,具體措施達100多項。這些改革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著力于我國中長期的結構問題,以體制改革為突破口,旨在轉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給中國經濟中長期發(fā)展注入新動力。其中有兩處是指明要國家林業(yè)局牽頭的,一是推動棚戶區(qū)房屋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旨在加快推進民生領域改革,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二是加快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積極推進國有林區(qū)、國有林場體制改革,旨在繼續(xù)深化農村改革,建立健全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的體制機制。

    深化體制改革早已經不再新鮮,但《通知》的出臺卻比以往更受關注。今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經濟增速明顯放緩,長期積累的體制機制改革矛盾更加突出,復雜嚴峻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要求我們毫不動搖地繼續(xù)深化改革開放。

    從日前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前4個月經濟數(shù)據來看,由政府主導的經濟復蘇跡象明顯,扣除價格因素,目前實際投資已經接近40%。未來幾個月,在政府主導和銀行資金推動下,投資增速仍會繼續(xù)加速上行。然而這種由政府主導的經濟復蘇只是局部的結構性復蘇,而非全面復蘇。這種復蘇帶有一定的蒙蔽性,千萬不能就此放警惕,大呼危機已過。

    回眸改革開放30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不難發(fā)現(xiàn)有兩大支撐動力。一是要素投入,包括大量的廉價資源、廉價勞動力、資金和環(huán)境;二是體制改革,通過改革達到生產效率的提高。從1978年農村家庭承包責任制到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改革,從計劃經濟到商品經濟再到市場經濟,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變革不同,中國選擇了一條極其特殊的漸進式改革之路,通過市場化改革激發(fā)了經濟活力,提高了生產效率。30年后,隨著全球化、城市化、工業(yè)化的不斷推進,我們再來重新審視這兩大動力又可發(fā)現(xiàn),生產要素投入拉動經濟增長的邊際效應已經開始遞減,兩大動力的天平已經開始向后者傾斜,經濟增長動力正在過渡到進一步的市場化改革上來。

    因此在政府大手筆的4萬億之后,我們用比在此之前更急切的心情關注著體制改革意見的出臺,并且更期待這些措施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因為生產效率和增長方式將決定未來中國經濟長期發(fā)展的前景和質量,通過經濟體制改革提高生產效率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和源泉。

編輯: | 閱讀:
【 已有(0)位網友發(fā)表了看法  點擊查看
有關 投資  經濟  的新聞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表情: 姓名: 字數(shù)
點評:
       
  • 請尊重網上道德,遵守各項有關法律法規(guī)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導致的法律責任
  • 本站有權保留或刪除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評論即表明您已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