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土地的呼喚 ——讀程虹教授的《寧靜無價》

2020-03-20 11:11:42    作者:楊雪泥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瀏覽次數(shù):

回歸土地的呼喚 ——讀程虹教授的《寧靜無價》

回歸土地的呼喚 ——讀程虹教授的《寧靜無價》

  主持人點評

  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程虹教授于20世紀就專心研究國外的自然文學,關注天人系統(tǒng)的長遠未來,呼吁人們反思現(xiàn)代生活。此類研究在中國學術界處于邊緣,更顯得難得?!秾庫o無價》和《尋歸荒野》類似,所述的自然文學家基本上都是博物學家,只不過是一類稍特別一點的博物學家而已;其特點是他們特別擅長描寫人與大自然的互動,而且通常用“第一人稱單數(shù)”。用什么人稱寫作似乎是件小事情,其實不然。博物學、自然文學、游記都特別強調(diào)“第一人稱單數(shù)”,認知、認識論也應當是,只是長久以來人們被灌輸了“第三人稱更客觀”的假命題,人們才開始忽略第一人稱,特別是其單數(shù)形式。注意,博物學家、自然主義者、自然史家其實是一個名詞,對應于英文的naturalist或者natural historian。根據(jù)約定俗成的原則,譯為“博物學家”較好。
  
  回歸土地的呼喚
  
  楊雪泥  文/圖

  《寧靜無價》是一本講述自然文學(Natural Writing)歷史和理論的作品,作者程虹通過介紹18-21世紀英美,尤其是美國的自然文學作家(也是博物學家),展現(xiàn)出這一文學流派獨特的風格、主題與思想。同時,《寧靜無價》本身也是一部文學作品,作者將歷史人物有趣的生平故事與深情的自然筆記串聯(lián)起來,書寫下一篇篇直擊人心的心靈啟示錄。

  以文學的形式記錄個人與自然的互動體驗,在古往今來的中西文化中俯仰皆是。但在本書中,作者關注的詩歌、散文、日記、小說乃至繪畫具有鮮明的連貫性和共同點。很大程度上,這是由于它們吸取著類似的文化資源,回應著同一現(xiàn)代化進程。更重要的是,這些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都將自我探索的目光,首先轉向了腳下的土地。

  回歸此地的自我

  作者程虹在評述當代自然文學作家時,說道:“他們認為已經(jīng)沒有一個單純的自我,而只有與所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融為一體的自我(self-in-place)。”可以說,書中介紹的每一位人物,都身體力行地在自我身上刻下環(huán)境的烙印,而這個“環(huán)境”絕非任意的所在,也非抽象的自然,而是作家本人最為貼近和熟悉的那片土地——科爾的卡茨基爾山、梭羅的瓦爾登湖、繆爾的優(yōu)勝美地公園、懷特的塞爾伯恩教區(qū)、杰弗里斯的科阿特農(nóng)莊、西莉亞的多魚群島……無一不與其書寫者的精神世界深度交融在一起。

  “腳下的土地”不僅有狂野的荒原,有親切的故土,也有精心培育的私人花園。有趣的是,如果說英國自然文學極力抒發(fā)著“鄉(xiāng)村情結”,那么美國作家們則為新大陸貼上了“荒野”和“花園”的標簽。一個國家如何同時坐擁這兩個初看起來頗為矛盾的象征?這恰恰反映出美國地理環(huán)境的多樣性,昭示了美國人與自然的緊密聯(lián)系,以及他們在思辨和實踐上對這種聯(lián)系的豐富發(fā)揚。

  “文學始于地理。”詩人羅伯特·弗洛斯特的這一論斷或許是一切自然文學的最好注腳,也是作者在《寧靜無價》中反復驗證的主題。只有自我回歸此地,才找到了向內(nèi)和解、向外求索的基本立足點。

  超越時空的歸屬

  《寧靜無價》一書中不斷提到的另一個詞是“超越”:作家的作品表現(xiàn)出“時代的超越性”“超前的眼光”——這是什么意思呢?對于自然文學家,他或她見證的僅是一方近土,記錄也不過草木一秋,談何超越?

  我想,這種超越可在兩個層面上實現(xiàn)。首先,恰恰因其描述和沉思的對象是自然:實實在在的土地、永不停駐的風光、周而復始的四季——相較于一兩百年的人事變遷,自然世界的更迭要穩(wěn)定、緩慢許多。自然激發(fā)的遐思,總是圍繞著死亡、新生、人與萬物的終極關系展開,這促使注視自然的人,能超越一時一地的利害得失,看到更大尺度下人類的生存需求與精神需要,理解人作為一個物種在生命共同體中所處的位置。與自然的真誠交流,使他們能超越時空與當今的生態(tài)思想對話。

  其次,超越表現(xiàn)在書中人物之間的關聯(lián)上。在英國,貧寒的農(nóng)家子弟杰弗里斯因其清新、夢幻的自然隨筆,被牛津大學畢業(yè)生、現(xiàn)代都市青年愛德華·托馬斯視為偶像。在美國,“康科德的圣人”愛默生在追憶其思想的追隨者梭羅時,稱其為勇于追求崖壁之花的勇士。在南美長大的英國博物學家赫德森,因懷特的《塞爾伯恩的自然史》與英倫文化接上血脈。在紐約州獲得博士學位的拉巴斯蒂,因梭羅的《瓦爾登湖》走向荒野,用幾十年與山林的獨處時光創(chuàng)作出《林中女居民》。這些人通過自己的作品與同道者相互致意,形成了一種堅實的精神紐帶,達到了一種跨越時空的神交和不朽。

  自然文學這種“超越性”的背后,是一種深深的歸屬感。個體對于自身位置的肯定,同時伴隨著一種從屬的愿望。“我”屬于這片土地,也屬于與我同樣熱愛大地的那些靈魂。與鳥獸魚蟲的親情關系,與其他作家的心靈溝通,在文字中毫無矯飾地自然流淌、交匯。

  聆聽寧靜的呼喚

  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認同了自我的歸屬,便能獲得內(nèi)心的寧靜。這或許是本書的題中之意。

  然而,寧靜僅僅存在于個體的心靈之中,還不足以稱其“無價”。“寧靜”首先是一份珍貴的自然資源,是山的沉默、水的柔和、天空的純凈。但是,自然變幻萬千,有田園的優(yōu)美,也有山川的壯美,在山間作畫的科爾對此有深刻的體會,山野帶給他“令人震顫的歡樂”,可它“與真切的恐懼之間只有一步之遙”。

  可以說,在這些自然寫作中,“靜”與“動”構成了一組奇妙的辯證法。山的豐富、水的狂野、天空的熱鬧,無不彰顯著鳶飛魚躍的生命活力。在書中,較之寧靜,我們反而處處讀到生命的躍動和心緒的起伏。自然的朝圣者們深入自然,去觀察、傾聽、嗅聞、觸摸、品嘗,這種沉浸式的體驗要求一個人首先“失去自我”,表現(xiàn)在文學中,就是以自然的眾聲喧嘩取代人聲獨白,消解人類作為唯一掌握語言的主體所擁有的絕對話語權。鳥的歌唱里如何含有生命的線索,樹的氣息中如何傳遞天空的訊息,這些奧秘無法以人的強力去揭開,人類越是用力,自然就越是隱退,只有在人類主動放棄這種權力之時,才是萬物自由發(fā)聲之時,才是人的精神真正獲得寧靜之時。

  因此,“寧靜”之“無價”,在于人類的自我認識和行為方式的選擇,在于把“話語權”歸還給自然,在于甘于“冥然兀坐”,聆聽“萬籟有聲”。高揚的“自我”之聲放低之后,人才能重新找回自己的聲音,而此時,他(她)也不再只為“單純的自我”代言,而是像梭羅那樣“為自然辯護”。這便是這一篇篇自然文學留給我們的“無價”財富:呼喚我們聆聽寧靜,回歸土地。

編輯:王子悅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nèi)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jié),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濱水商業(yè)消費新地標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濱水商業(yè)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qū)位于昌平區(qū)南邵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guī)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qū)控規(guī)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qū)、山水宜居典范城區(qū)、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qū)和智慧產(chǎn)研創(chuàng)新園區(qū)【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jù)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qū)(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