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城市設計制度構建經驗與啟示

2018-08-27 09:53:45         來源:國際城市規(guī)劃     瀏覽次數:

  在臺北市的整個空間規(guī)劃管理架構中,城市設計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向上,彌補城市規(guī)劃專注于二維空間的不足,通過城市設計準則的擬定,引導并控制城市開發(fā)形式;向下,則嘗試克服建管法令無法規(guī)范聯系單個建筑基地之間公共空間的缺失,以城市設計審議控制個別開發(fā)案的質量”。

  臺北市城市設計制度的建立與完善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信義計劃地區(qū)城市設計階段(1970年代—1980年代),擴展至臺北市城市設計階段(1980年代—1990年代),整合城市設計審議與土地使用管制審議的階段(1990年代至今)。因此有臺灣城市設計始于臺北、臺北城市設計始于信義之說。歷經三十年的發(fā)展,臺北市已基本構建起一套較為完善的城市設計技術與管理工作并重協同的城市設計制度,其中尤以“城市設計準則”(urban design guideline)、“城市設計審議”(urban design review)兩項管控工具為突出。

  為維護優(yōu)良的公共環(huán)境質量與生活空間,并營造地域性的地區(qū)特性與風格,首先需要制定城市設計準則。臺北市城市設計準則一般包括土地與建筑物、開放空間、都市紋理、街道景觀、服務系統(tǒng)等5類33項管控內容,表現形式多樣,有經市議會通過的地方單行法規(guī),如《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qū)管制自治條例》,有地方政府職能部門依據行政授權頒布的行政命令,如《臺北市綜合設計公共開放空間設置及管理維護要點》,也有經臺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fā)許可審議(下稱“都審”)委員會審議通過的特定地區(qū)城市設計,一般會納入該地區(qū)的詳細規(guī)劃中,同步公告、同步檢討和修訂,如《臺北市信義計劃特定專用區(qū)細部計劃案都市設計》(圖1—圖3)。三種城市設計準則建立成本不同,但對于開發(fā)商而言其實質效力并無大差。

臺北市城市設計制度構建經驗與啟示

圖1 信義計劃地區(qū)指定留設的公共開放空間示意圖

臺北市城市設計制度構建經驗與啟示

圖2 信義計劃地區(qū)騎樓及無遮掩人行道示意圖

臺北市城市設計制度構建經驗與啟示

圖3 信義計劃地區(qū)人行通道、天橋(或地下道)、捷運車站位置圖


  如果說城市設計準則是一種空間的基礎管制,那么城市設計審議就是一種開發(fā)的協商咨詢,是明文規(guī)范和裁量管理交互運用、不可或缺的兩個工作階段。在臺北,約有三分之一的建筑開發(fā)案需要經過城市設計審議,它們是城市規(guī)劃說明書中載明需經審議地區(qū),以及那些達到一定規(guī)?;驐l件的開發(fā)基地。2015年都審新制后,臺北市要求城市設計審議應“以公共議題有關的開發(fā)與公共工程建設案件為主要有限范疇”,且“以行政審查為主、專家咨詢?yōu)檩o”,以進一步提升審議效能。具體來說,第一階段,各公部門主辦機關在案件招標前,即應將后續(xù)開發(fā)的設計準則提都審委員會審議后,納入招標條件;第二階段,開發(fā)商得標后制定的建筑設計方案應再提送都審委員會審議。在第二個階段,為簡化行政流程,分為簡化流程(民間開發(fā)一定規(guī)模以下的案件)、專案流程(民間開發(fā)一定規(guī)模以上的案件)、一般流程(公共建設開發(fā)及公共工程規(guī)劃)三種情況開展都審,每種流程都包含了干事會的行政審查、委員會的專家咨詢、市政府的核定(圖4)。

臺北市城市設計制度構建經驗與啟示

圖4 臺北市都審新制后的審議流程


  都審案申請人被要求提交標準化的都審報告書,以利設計成果的完整表達以及信息平臺的順利操作,進而提高效率并推動審議的透明化。都審報告書一般包括項目基本情況、基地及周邊現狀情況、設計說明、相關法令檢核、附錄五個部分,其版面大小、頁數、圖文布局、文檔格式以及不同審查審議階段應提交的份數等等,也都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

 ?。ū疚臑楸究唁浻梦恼隆杜_北市城市設計制度構建經驗與啟示》的精華版)

編輯:liq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