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納植物園將舉辦2017年棕櫚主題科普活動

2017-09-26 10:28:21         來源: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瀏覽次數:

  熱帶的天際線,總會被高大的棕櫚植物勾勒出優(yōu)雅的線條;熱帶的海岸線,總會有婀娜的棕櫚植物描繪出柔美的邊緣;熱帶的叢林中,總會有高產的棕櫚植物貢獻出可口的食物;熱帶的村寨里,總會有多樣的棕櫚制品讓當地人的生活豐富多彩。

  棕櫚植物,這個有著2800多個家庭成員的家族。10月1日至7日,將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棕櫚園中,走過王蓮池旁邊的王棕林,走進聽雨閣,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貝葉經的制作過程,親手用鐵筆刻下傳承千年的文字,接著再來到露兜坊,看一看棕櫚有著怎樣的生存智慧,了解它背后的那些科學發(fā)現,然后在檳榔榭中,嘗一嘗棕櫚制成的各色食品,穿一穿棕葉制成的蓑衣,細細回想一下自己的生活中還與棕櫚有哪些不解之緣。

版納植物園將舉辦2017年棕櫚主題科普活動

棕櫚園航拍

  聽雨閣(棕櫚文化館)

  ——貝葉文化:貝葉經制作過程展示,游客可參與刻寫貝葉經。

  傳承了千余年的貝葉經,是傣族人民的“竹簡”,傣語稱作“坦蘭”,是用民間制作的鐵筆將文字刻寫在特制的貝葉棕葉片之上而成。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貝葉經現在仍然在制作和使用,是傣族文化的集大成者。貝葉經的制作過程主要包括采摘貝葉棕的葉片、煮葉片、清洗、晾干、制匣、刻寫、穿線等工序。這個國慶節(jié),邀請到當地的佛爺來到版納植物園,向公眾介紹和展示貝葉經的制作過程。游客也有機會拿起鐵筆,在貝葉上刻寫下傣族的祝福語。

版納植物園將舉辦2017年棕櫚主題科普活動

在貝葉棕葉片上刻寫文字

  ——蒲扇彩繪:在蒲扇上進行自然繪畫,畫出你喜愛的廣闊自然。

  棕櫚植物是制作蒲扇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在沒有空調的歲月,蒲扇可算得上是避暑神器了——隨手一揮,便覺清風拂面,暑意全消。在這里,我們準備了蒲扇和顏料,繪制出一把有著自己鮮明特色的避暑神器吧。

  ——棕櫚編織:讓雙手循著棕櫚的紋理,編織出有溫度的作品。

  綠色,是生命的顏色,葉片,是綠色的載體。當棕櫚葉片的綠與編織藝人靈巧的手相遇,葉片便煥發(fā)了新的生機。

  這一次,我們準備了葉片和工具,等著你帶著創(chuàng)意加入進來,一同去發(fā)掘這些葉片中所隱藏的勃勃生機。

版納植物園將舉辦2017年棕櫚主題科普活動

棕櫚編織作品

  露兜坊(棕櫚科學館)

  ——棕櫚故事:棕櫚植物怎么防曬?棕櫚植物不會分叉嗎?諸如此類的奇葩問題一定會讓你覺得自己以前所知道的都是“假棕櫚”,你會發(fā)現真的有植物就叫做“假檳榔”。

  檳榔榭(棕櫚藝術館)

  ——種子多樣性:從直徑3厘米的檳榔種子,到長度可達3米的象鼻棕果序,棕櫚植物的多樣性讓人嘆為觀止,扶好你的下巴,一起領略棕櫚植物的精彩。

  ——棕櫚嘗鮮:除了常見的椰子,棕櫚植物還是許多美食的搖籃,唯有開懷才行。

  ——蓑衣試穿:平時都在博物館的櫥窗后,這次被我們請到了臺前,試穿一下,想象著自己和老祖宗對話的場景。

 

編輯:guoai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版納植物園與元江保護區(qū)管護局舉辦培訓班

  11月5日至11日,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與云南元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護局聯合主辦的【詳細】

版納植物園在緬北發(fā)現植物新種“腺苞石海椒”

  緬甸北部是東南亞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qū)之一,在W. J. Kress等于2003年修訂的緬甸植物名錄中,記載了維管植物273科約11800種。自2014年至今,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牽頭的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詳細】

版納植物園獲云南省優(yōu)秀科普教育基地

4月19日,從云南省科普網獲悉,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2016年省級科普教育基地考評中獲得優(yōu)秀。【詳細】

版納植物園與云南植物藥業(yè)簽署合作協議

3月13日下午,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與云南植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在昆明簽訂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詳細】